铜铎是具有弥生文化特色的日本特有青铜器。早期诞生的铜铎是20cm左右的小型“钟”,后逐步大型化,在此过程中其乐器作用发生改变,而着重于作为祭器、礼器的功能。
这两个铜铎被定位在该变迁过程中的最新阶段(突线钮式)。由于装饰铎身的主花纹与僧侣披的袈裟相似,故被称为“袈裟榉纹铜铎”,或者由于这种铜铎主要分布于近畿地方,故又得名“近畿式铜铎”。其形态工整完美,是当时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
随着铜铎的大型化,造就了诸如1号铜铎的巨大铜铎,它用突线强有力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花纹,尤其是横带的轴突线穿透鳍部。在现存铜铎之中,其高度和重量均为最大。
2号铜铎的最大特点是铎身下沿部分带有绘画,据推测图案为二只鸟,与装饰钮部和鳍部的锯齿纹相同,也采用了细腻凸线的表现手法。鸟和鹿一同作为铜铎绘画题材一致延续到制作末期,而本品是其中最新的一组。从铜铎绘画现在的人们可以了解弥生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
两者均属于明治14年(1881年)从琵琶湖东岸可俯视平原的丘陵尖端发现的14个铜铎之一。而在昭和37年(1962年),在其附近又新发现了10个铜铎。本品是重要的基础史料,为同一地点埋藏有大量的铜铎表明了村落的合并这一解释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