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为室町时代(1392-1573)初期,流行于禅僧间习称为「书斋图」之水墨山水画代表作之一。根据图上三篇诗文首篇开头处所记,通称为「水色峦光图」,是一幅表现所谓在远离都市尘嚣之寂静自然中,营造草庵、享受读书乐趣这种文人理想的画作。现实生活中,禅僧们在都会寺院中营造书斋,完成之际即举行祝仪,祝仪通常先为书斋冠名,并描绘远离现实世界、自成自我天地之画作;其次,便由好友之僧人作应和诗,诗成题于画上,因而成为合画与诗为一的作品。这类作品亦称之为「诗画轴」。
诗画轴主要盛行于应永(1394-1428)及永享年间(1429-1441),但从本图最后一篇诗赞纪年得知,本图约成于文安二年(西元1445年)或稍早,故而可以说显示了此种图画成熟期之作风吧!同时,作为一件山水作品来看,其成熟之表现亦不可忽视。和应永年间书斋图之代表作、约成于应永二十年(西元1413年)的〈溪阴小筑图〉(京都金地院藏)相较,〈溪阴小筑图〉将书斋置于画面中央,占去大半空间,其周围配以远近关系不清、如抽象符号般的山水,构图相当简略,让人无法感受到其空间深度。相对地,本图并不采用书斋独占画面之手法,而将三株松树作为画面主体,在巨岩旁边画出点景般的书斋,并积极地描绘出具有近景、水边中景,及高峰连绵之远景,构成极为壮阔之山水景观。不用说,各种画面要素间缺乏紧密之关联性,三次元空间之表现亦不甚合理,这些问题必需等到下一个时代,即雪舟(1420-1506?)时才被克服。然而,这种未尽合理性,可以说作为书斋图所要求的一种非现实性,固而以正面性的态度来加以理解恐怕比较好吧!在这种意义上,本图也可说是件由禅宗世界孕育出的超世俗性艺术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