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

保存图像

image 全画面表示
  • 金剛般若経開題残巻〈弘法大師筆/(三十八行)〉
  • 空海笔
  • 1卷
  • 纸本墨书
  • 纵28.1 长131.8
  • 平安时代(9世纪)
  • 奈良国立博物馆
  • 649(書19)

  本卷为空海(弘法大师,774—835)将义净所汉译的《能断金刚般若经》以密教的立场加以诠释之作品。所谓「开题」就是将经典的题目加以解释,并阐述其大纲。
  《金刚般若经》的中译本有六种,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最常被使用,可是空海选择作为范本的是中国唐代义净的译本。《金刚般若经》在中国唐代已受普遍信仰,且其「灵验记」(记载神秘感应或灵验之书)也被编成《金刚般若集验记》。在日本,奈良时代(710-794)的官立写经所就已经大量抄写过《金刚般若经》,至平安时代(794-1185)《金刚般若经》信仰更见普及,从唐代传来的《金刚般若集验记》中的故事也被收录于《日本灵异记》或《今昔物语集》之中。
  本卷据说是京都醍醐寺的三宝院所藏,可是后来被带出寺外并遭截断,现存的约有一百五十行。
  本卷有三十八行,曾为高松宫家所收藏,另外为人所知的还有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的六十三行及一些断片。而接在这些残卷及断片之前的八十六行,在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被烧毁了。
  弘仁四年(西元813年)十月,藤原葛野麻吕抄写供养《金刚般若经》一百八十七卷。葛野麻吕被任命为遣唐大使,于延历二十三年(西元804年)与空海一起渡唐。葛野麻吕和空海所乘的船在半途遭遇暴风雨,于海上漂流了将近一个多月。那时,葛野麻吕向一百八十七所的神佛发愿要抄写《金刚般若经》以祈求平安。后来他顺利抵唐,待返回日本以后,葛野麻吕便依照约定抄写了《金刚般若经》供奉给诸神。
  那时是由空海代替葛野麻吕写发愿文,所以《金刚般若经开题》有可能也是当时所作。从文中有加笔改正的地方,可以知道它是一份草稿。

部分一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