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刺绣大作由于收藏于京都劝修寺,因而以「劝修寺绣帐」之名而为人所知。构图的中心为身着红袈裟,端坐于宝树、宝盖下之狮子座上的释迦牟尼佛。佛的周围聚有菩萨、十大弟子、以及俗众,在云上有奏乐的天人与骑乘飞鸟的神仙。这应该是表现释迦在古印度摩伽陀国的耆闍崛山(即灵鹫山)上说《法华经》的场景,由本作我们可窥见当时人们所憧憬的庄严净土。
刺绣的底布采用白色的平织绢布,刺绣的方法除了佛的螺发与台座、诸菩萨的宝饰与衣纹、十大弟子持物等的一部分采用呈粒状的「相良绣」以外(相良绣指以绣线做出结球,再将这些结球连接起来或缝上的技法),其他部分均采用「锁绣」技法(即现在的锁链绣),以螺旋捻的绣线绣成。诸尊及人物以外的空间也都以锁绣的菱形纹样填满,因此,只有从绣线脱落的极少部分才能窥见底布。随着刺绣部位的不同,相良绣的结球颗粒大小、锁绣用线的粗细或运针方向也随着改变,透过这些技法表现出了一般绘画中所不易达到的立体感,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制作者对绣法有深厚的理解及熟练度。
本作的制作时期,跟中国敦煌壁画、龙门的浮雕、及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作比较后可知,应不会晚于八世纪初。关于制作地的说法有中国及日本两说,目前尚无结论。但是,从利用锁绣去填满整个空间,及日本「上代」(在此主要指奈良时代)文物中并无相良绣的例子等来推断,本作出自中国唐代的说法略为有力。
本作现在的框裱是近代维修的结果,推测本来为挂于壁面作为佛殿的装饰。从文献记录中得知当时制作了很多类似的刺绣,然而现已所剩无几,因此本作为珍贵的传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