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像相传曾置于京都市东山的若王子社作为神像而供奉,在明治(1868-1912)初年「神佛分离」之际(神佛分离指明治政府为实现神道国家,促进神道与佛教分离的宗教政策)发还给该神社的神官,之后又历经三位收藏家而收归国有。据说若王子社的神灵是由后白河法皇(1127-1192)迎请而来,因此可以推测神社创建于十二世纪。但是,如下文所述,由于本像的制作年代可追溯至九世纪,所以最初安奉的地点仍不明。
本像除了手掌和螺发之外,台座的莲蓬以上的大部分是由榧木雕刻而成,木心并未刨空。这样的构造是奈良时代(710-794)后期至平安时代(794-1185)初期雕像的特色。而且,本像的「翻波式衣纹」的雕刻手法锐利(翻波式衣纹即在波峰状突起的衣纹间配置较低的刀棱状衣纹),风格与京都东寺(教王护国寺)的〈圣僧文殊像〉、大阪四天王寺的阿弥陀三尊像的主尊等相近,由此我们可以推定本坐像的制作年代为九世纪中叶左右。
本坐像的容貌独具异国风味,眼睑微隆,眼珠大且眼部线条锐利细长,令人联想起印度佛像的神情。像这样具有印度风味的佛像还有大阪观心寺的〈如意轮观音像〉、奈良法华寺的〈十一面观音像〉、香雪美术馆的〈药师如来像〉等例,可视为在平安时代(794-1185)初期雕像中所形成的一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