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袈裟襷纹铜铎

保存图像

image 全画面表示
  • 袈裟襷文銅鐸
  • 相传为香川县出土
  • 1个
  • 弥生时代・公元前2~公元前1世纪
  • 东京国立博物馆
  • J-37433

  据传这件铜铎于江户时代赞岐国(今香川县)一地发现。铜铎由悬挂用的环钮和铎身所组成,铎身呈从上到下逐渐加大的扁平圆筒形。器表除用凸线表现出锯齿纹、连续漩涡纹、绫杉纹之外,器身表里均以带状斜格子纹区划为六个区域,由于与僧侣所穿袈裟上的襷条(袈裟上之条带状物)很相似,因而被称为「袈裟襷文铜铎」。
  与这件铜铎非常相似的,还有神户樱丘遗址出土的第四号、第五号铜铎,以及传为江户时代后期文人画家谷文晁(1763-1840)所藏的铜铎(今仅残存拓本和摹写图),这几件铜铎在区划出的装饰区域内均绘有相同的图案。由此可知,这些铜铎应出自相同的制造集团之手,而制造年代之前后顺序分别为樱丘五号铜铎、樱丘四号铜铎、谷文晁所藏铜铎及袈裟襷文铜铎。铜铎器壁厚仅数毫米,铸造品质极为精良,可见当时的铸造技术非常之高。
  铜铎的前后两面都画有图案,一面从上到下依序是蜻蜓、蝾螈、射鹿人、手持工字型工具的人(一说是纺纱人)、地板离地且屋顶上缘与屋檐同宽之建筑物,以及用竖杵捣臼的人。另一面是螳螂、蜘蛛、咬着鱼的甲鱼、叼着鱼的鹭鸶、甲鱼和蜥蜴、猎野猪的猎人和狗等等。图中男性和女性的头部分别用○和△不同符号来表示。
  这件铜铎,在理解弥生时代农耕社会和生活环境上,是极为重要的资料。然而,相关之解释仍莫衷一是,象关于铜铎的用途、埋藏理由等问题目前都还存有许多难解之谜。

部分一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