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山越阿弥陀图

保存图像

image 全画面表示
  • 一幅
  • 纵120.6厘米 横80.3厘米
  • 京都国立博物馆
  • A甲282

本图描绘即将临终的信徒面前,阿弥陀佛与众菩萨从西方极乐世界前来迎接信徒往生的场景。这种主题的佛画被称为“来迎图”。一般的来迎图描绘的都是阿弥陀佛与众菩萨乘云飞降,然而本图描绘的是阿弥陀佛与众菩萨从山的另一侧露出上半身,因此,这类作品又被称为“山越阿弥陀图”。
阿弥陀佛于山谷间显现出格外大的上半身,顶戴头光两手结成接引手印。在阿弥陀佛的两侧,双手捧着莲台的是观音菩萨,而合掌而立的是势至菩萨,莲台是为了拯救往生者的灵魂并引导其通往极乐世界的道具。画面的右侧有手持宝珠、锡杖的地藏菩萨及持幡的菩萨。地藏菩萨的任务是拯救那些堕入地狱等“六道”的人们(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个轮回的世界),而幡则具有引导灵魂的作用。此外,在左侧有演奏音乐的菩萨们,在当时这种音乐被视为接引的奇迹中不可或缺的现象。
除了作僧人形象的地藏菩萨以外,其余的佛菩萨的身躯均涂以金泥,衣袍则以金泥为底,且整体为“截金”纹饰(截金是指将金箔细切用来装饰的技法)所覆盖。这种全身呈金色的表现方式称为“皆金色”,是鎌仓时代佛画具有代表性的佛像表现手法。前方的山运用平稳的“大和绘”表现手法(到鎌仓时代为止,采中国式题材的绘画称唐绘,采日本题材者则称大和绘),柔和的雾气及树木的描绘并没有特别形式化。从风格来看,本图的制作年代应不晚于十三世纪后半。
“山越阿弥陀佛图”之类的作品都是在鎌仓时代以后所制作,代表性的例子有京都的禅林寺本和金戒光明寺本。这些作品中的阿弥陀佛均朝向正面,而本图的阿弥陀佛稍呈斜向,可能是以朝正面的山越阿弥陀佛为基础加以变化而来。在金戒光明寺本之中,阿弥陀佛的指尖残留有五色线,由此可知当时是用于临终的仪式,本图很有可能也是用于同样的目的。

部分一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