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化财铜鳄嘴铃

保存图像

image 全画面表示
  • 铜铸制
  • 面直径16.8
  • 平安时代 长保3年(1001)
  • 东京国立博物馆
  • E-15484

鳄口、磬均为佛教法会等所使用的乐器(梵音具(bonongu))。均在乐器两肩的部分设有供绳穿过的钮(cyuu),用以挂起击鸣。
鳄口为扁平圆形,内为中空体,侧面下半部分为呈锲入状的开口形状,类似于鳄口,由此得名鳄口。本鳄口为铜铸制,两面的中央铸有梅钵形状的撞座,其周围铸有唐草花纹。一面刻有“极乐寺长保三年辛丑”“愿主判官代高向朝臣弘信”的铭文。
磬原为古代中国的乐器,如其造字所示,由玉、石制造而成,形状如“へ”,多面磬挂起用以击鸣,后被引入佛教。平安时代以来,磬几乎都为从“へ”形演化而来的山状造型,其中也不乏莲华或蝶状造型的作品。本磬形似展翅的蝴蝶,极为珍稀。铜制铸造,中央铸有梅钵形状的撞座,其周围铸有唐草花纹。一般认为其两肩原有供挂起之用的穿绳钮,但现在业已缺损,仅残留有其痕迹。
此鳄口及磬于昭和14年(1939年)与门扉金属构件一起出土于长野县松本市宫渕出之城山。梅钵形状的撞座以及唐草花纹为二者共通之处,一般推测二者作为极乐寺的梵音具,于长保3年(1001年)同时制作而成。作为带有年记的作品,二者均属现存最古老的贵重作品例,一并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另外同期出土的门扉金属构件也作为本作品的附属品而被同时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部分一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