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记录了自尧、舜至秦穆公间历史的经典,又名《书经》,传说为孔子所编纂。《尚书》诸版本中有以所谓「隶古」体(即古隶,指秦汉时期之隶书)书写者,到了唐代,玄宗皇帝(712-756在位)因感隶古这种旧体字在解读上甚为不便,便敕令改为当时通行之文字。改写成唐代通行文字的《尚书》,后来得以广泛流传。
本卷由七张纸接连而成,每纸各施以墨线界栏二十一行,注则分为两行来书写。卷首及卷尾虽有部分残缺,然而卷六的〈泰誓上第一〉到〈武成第五〉,则大部分保存完好。由于本卷是奈良时代传进日本、玄宗皇帝敕令改写前之《尚书》,因此被认为是初唐时期的钞本。在内文中,标有平安时代中期时加上的朱、墨书训读记号(训读指以日本固有语音读汉字之方法),呈现了当时尚书研究状况之一端。
和东洋文库、宫内厅所藏《尚书》本一样,本卷纸背书有镰仓时代学者、高辻长成所着关于年号研究的书籍《元秘抄》。卷后并附有清末民初金石学者罗振玉(1866-1940)、日本东洋史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的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