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化财龟甲地螺钿鞍

保存图像

image 全画面表示
  • 1背
  • 木制涂漆
  • 前轮高29.0 后轮高30.3 长39.0
  • 平安时代 12世纪
  • 九州国立博物馆
  • H147

  此作品展现了日本中世纪螺钿马鞍的先驱样式。作品由前后鞍桥和两张鞍座板构成。两个鞍桥的外侧存在高低起伏,日语中称高处为“矶”(原指水边突出的岩石),低处为“海”,此类鞍属于“有海”样式。两鞍桥的“矶”部均相对较宽,弯曲弧度平缓,而“海”则相对较窄。鞍座板幅宽,后桥大幅后倾,形状立体。前鞍桥从顶部到肩部,再从肩部到底部几乎呈水平状和竖直状,这也是此作品的特点之一。马鞍通体涂黑漆,前后鞍桥内外两侧的表面和鞍座板的表面均用裁成龟甲形的厚贝壳(鲍鱼贝壳)进行贴饰,排列稠密。此外,前鞍桥肩部刨刻抓手,不过切工粗糙,可以推测是后世补做,而并非最初的结构。沿抓手观察,可以看到贝壳装饰分布自然,由此推测,通体的螺钿也是后世所施。综上所述,虽然此作品后续添补的痕迹较多,但由于不带抓手的有海样式马鞍遗存十分稀有,对了解古代马鞍向中世纪马鞍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分一览

Loading